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廣電網絡的安全事件,有空中插入的,有地面插入的,更有甚者,黑客入侵改寫了某市級有線網絡的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電子節目指南)的廣告系統。此次敏感內容是圖片而不是流媒體播放,因此它可能寫入緩存,即便是關閉播發服務器,也不能立即停止轉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這也使我們充分地警醒,廣播電視的大屏面對信息安全也不能置身度外。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這類因人為原因對廣播電視播出相關的
信息系統或網站造成危害,或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突發事件,包括有害程序、網絡攻擊、信息破壞、信息內容安全、設備設施故障等情況,都被稱為信息安全事件。
主要對策:
(1)擴大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在有線運營商中的試點范圍。今后各地有線運營商發布的OTT機頂盒等終端,應安裝使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軟件,不得安裝除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外的其他操作系統。
(2)智能電視操作系統還應集成可下載條件接收技術(DCAS),可以使廣電終端面向采用不同條件接收系統的區域有線電視網絡進行個性化的開發和定制,從而實現廣電終端對業務保護的統一或標準化承載。
(3)定期在內網中和網管系統中自查后臺可疑代碼。
(4)廣電行業不要以最安全自居,要重視日常的監測管理是否存在漏洞,加強對相關技術維護公司的監管。
(5)查殺毒軟件使用國產軟件,將國外安全軟件排除在有線網絡供貨商名單之外。
(6)國家號召廣電網絡的計算機操作系統不再進一步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