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響時間與音質清晰度密切相關。混響時間短,聲音清晰但不豐滿,混響時間長,聲音豐滿但不清晰。對于一般要求高的大廳,控制好混響時間,保證良好的語言清晰度,就可以在使用時獲得很好的滿意度。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混響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1)最佳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的確定。
(2)混響時間計算。
(3)吸聲材料選擇、吸聲結構的確定及布置。
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
當聲源發出脈沖聲時,在室內任一點聽到的聲音按照它們到達的先后可分為直達聲、早期反射聲(又稱近次反射聲)和多次反射聲(混響聲)三部分。
a.直達聲是由聲源直接到達聽音點的聲音,它是聲音的最主要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這部分的聲音不受室內界面的影響,直達聲的聲強基本上按照與聲源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衰減。
b.早期反射聲一般是指在直達聲之后相對延遲時間為SOms內到達的反射聲。這些短延時的反射聲主要是由室內界面一次、二次以及少數三次等反射后到達接收點的聲音。由于人耳對于延時在SOms內的反射聲難以和直達聲分開,故這些反射聲會對直達聲起到加強作用。特別是大廳內來自側墻的反射聲,對聲音的空間感和聲音洪亮感起著重要作用。
c.混響聲在早期反射聲后陸續到達的、經過多次反射的聲音統稱為混響聲。由于聲波每入射、反射一次,界面要吸收一部分聲功率,故混響聲強度是逐漸衰減的。在遠揚,混響聲的聲強對于接收點的聲音強度起決定作用,而且其衰減率的大小對音質有著重要影響。
混響時間定義為在達到穩態聲場后停止發聲,聲音衰減60dB(即百萬分之一)所經歷的時間,記作T60,單位為秒(s)。混響時間是衡量廳堂音質的一個重要參數。它的長短對廳堂的聽音有很大的影響。